您现在的位置:新华出书网 > 成功案例 > 正文内容

《高中有效教学的创新研究》

作者:王晓玉 来源:新华出书网 更新日期:2017-06-28 浏览次数:
 “有效教学”的创新与突破( 黄孔辰)
 
    “有效教学”作为一个教学论概念被提出始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,并一直受到西方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。许多学者纷纷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,并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丰硕成果。
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。2001年,为了配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,钟启泉、崔允漷、张华主编的《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〉解读》一书中,专辟一节阐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,详细介绍了有效教学的由来与发展,认为有效教学是解决现存中小学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案,是推动“新课改”背景下教学实践持续深化的得力助手,并对有效教学含义从“有效”和“教学”两个角度来界定,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: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;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,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;③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;④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;⑤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,包括教学准备、教学实施、教学评价三个方面。
    但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存在以下这些问题。
    一是研究落脚点大都集中在教师的“教”,而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研究不足,能将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。
    二是已有的研究多偏重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微观层次的研究,对于课堂教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较少,至于具有系统性思维、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的教学模式几乎处于空白状态。
    三是研究的某些内容缺乏深度。尽管有效教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,涉及有效教学的含义、特征、策略、实施、评价等各个方面,但大多是文献的剖析和转化,很少有来自教学实践并能指导实践的具体措施和操作策略。
    本课题研究对“有效教学”的创新与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    1.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,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“有效教学”基本模式。在此基础上,各学科又制定了具有学科特点的“有效教学实施意见”。这些意见中,既有对学科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所做的删减与整合,也包含学科有效教学的操作模式,实现了各学科“有效教学”共性和个性的
统一。
    2.本研究将“双向适应”同“有效教学”加以整合。“双向适应”为“有效教学”奠定了基础。“有效教学”进一步促进并强化了“双向适应”。
    3.基本模式中的第一模块“强化基础,固本培元”,其中“有效查漏补缺”
    “有效激发动机”“有效矫正习惯”三个环节是针对基础薄弱学生所设计的,是生源薄弱高中实施“有效教学”最重要的前提。这是以往国内外“有效教学”研究中未有涉及的研究内容。
    4.基本模式中的第三模块“人文关怀,和谐课堂”,其中“有效激励”“有效管理”与“有效评价”这三个环节,也是以往研究中,极少提及或未曾全面涉及的研究内容。
    5.作为研究成果,各学科教师通过实践研究撰写的100篇案例,为本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  
“有效教学模式”的“题外话”( 黄孔辰)
 
    几经研究与探索,“提高民办高中薄弱学生学习适应性有效教学模式”如婴儿降生终于问世了。正如婴儿长大成人需长年累月,“有效教学模式”的有效实施,也需要经历一个学习先进理念、转变陈旧观念、掌握操作策略、优化教学方式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的长短,因人而异,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式以外的因素。
    因素之一:有效教学从教学规范起步
    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规范是有效教学的基础。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;教学规范是教学工作中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,如教学设计规范、教学流程完整、教学语言规范、课堂板书规范、作业批改规范等,是教学工作的质的规格或要求。虽说是教无定法,但是教有章法。可见,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规范,有效教学必定成为一句空话。
   因素之二:有效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
    有效教学基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力。教学活力是教师的教学激情或旺盛的精力,教学需要激情;教师教学的激情,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。如果失去了激情,课堂便失去了生命的活力。而没有激情的教与学,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。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,是提高有效教学能力所必须要解决的课题。
    因素之三:师德是有效教学的灵魂
    有生命的课堂,应该是由灵魂主宰的课堂,而师德正是有效教学之魂。师德的核心是爱心和责任。教师有了爱心,就有了包容之心、接纳之心,教学中必定会为了一切学生,一切为了学生。教师有了责任心,就会备好每一节课、上好每一堂课,为学生的成长着想,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责。有效教学的模式,在师德高尚的教师手中,便会如虎添翼,功效倍增。而在缺乏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手中,可能会形似但神不会似—再怎么依样也画不成葫芦。
    但愿这番“有效教学模式”的“题外话”,不会是多余的话。
 
目录
001 序一 “有效教学”的创新与突破/黄孔辰
003 序二 “有效教学模式”的“题外话”/黄孔辰
 PART ONE
总领篇
002 促进基础薄弱高中生发展的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研究报告/黄孔辰
011 促进基础薄弱学生发展的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模式实施指南/黄孔辰
032 关于我校教师持续推进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的行动方案/王仁甫
 PART TWO
学科篇 
040 语文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吴佑元 朱丽华 潘志伟 执笔
073 数学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周菁菁 胡柳军 黄克勤 执笔
107 英语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彭梦德 余晓龙 林 森    朱振荣 执笔
127 物理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龚立群 郭道评 执笔
143 化学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刘毅传 杨除德 执笔
159 生物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陈建松 执笔
181 政治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忻飞君 冯琳琳 执笔
196 历史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侯廷国 执笔
224 地理学科“双向适应”有效教学实施意见/李 琼 张 驰 陈志富 执笔
 PART THREE
实践案例篇
有效地“教”案例
 238 用有效教学原理指导教学/陈建松
241 教学自觉与教学自信/潘志伟
243 探寻教学目标行为化/彭梦德 冯 莉 李丹宇
246 建构课堂教学过程的“微程化”/龚立群
248 “教”围绕“学”转/周菁菁
249 激活学生思维 突破知识精髓/杨除德
251 把握好高中教学的高度、深度和宽度/王 燕
252 教学进程要有双重路向/李 琼
254 课堂教学还应该有一个“立意”/陈志富
255 用思维引领课堂/伍树人
257 要在“思维立意”上多动些脑筋/张 驰
259 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/杨除德
261 历史教学的主线与主题/蒙 原
262 以题为钥,双向开启,渐进引深/吴松清
264 借鉴微课改善课堂会有更多精彩/谢卫峰
265 联系生活和渗透情意会让数学之花更美/周菁菁
268 社会调查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/毕海平
270 跳出“题海”续真气/艾新怀
272 教学设计当有创意性思路/冯琳琳
273 用最新材料入题能使课堂鲜活起来/林 森
274 阅读,从课内到课外/朱丽华
276 课型定位与模式建构的新视角/陈建松
278 “激活”方能生出异彩/朱丽华
281 “学在先”会有更多的精彩/潘志伟 郑晓红 陈 红 刘彩娟 王 鸥
283 有多少教学程式该翻新/王仲岳
286 “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”探索/忻飞君
287 有效教学须注重“课型”/周连文
288 地理学困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探索/陈志富
293 建构真实自然的课堂/袁 媛
295 研究课要上得“本真”/叶 明
296 “导入”要提升到“学习指引”的层面上/姜晋新
297 要把“小结”当作一个环节做/章昌权
299 师生共享“问题之花”的美/潘志伟
302 最有效的教学“问题”由何处生出/吴亚中
304 课后作业要有设计和配置/靳志文
305 “四化”让历史课堂活起来/侯廷国
308 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/刘毅传
310 试卷讲评也要分类定策略/林 森
311 学生真正参与是教学方式转变的核心表征/黄克勤
313 激励学生把思维过程讲出来/李喜望
314 教学设计凸显“活动”的尝试/忻飞君 周连文 冯琳琳 张光萍
319 “解”到“惑”处自会活跃/陈 红
321 师生共鸣是互动的最佳境界/李 航
322 我这样寻求“真问题”实现“真互动”/姜晋新
323 重视拿学生自己的“问题”来互动/刘有才
324 乐于引导学生“论史”/蒙 原
329 “先别下结论,做几个实验再说”/周长庚
330 创新“实验”,注重体验/梁德贵
331 让学生自制灯片展示自己的作文/蒙有良
333 带着问题“同课异构”获益匪浅/朱丽华 吴佑元 胡德海 朱俊华 蒙有良
引导学生有效地“学”案例
 336 适应之术:45位学生,你就得有45味雨露/艾新怀
337 引领之本:从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/冯琳琳
347 从走近学生到走进学生的心灵/冯 莉
349 渗透人文德育,教学更有效/李桂华
350 让常规习养伴随着学习过程升华/朱丽华
351 上课不能只是让学生听讲/朱振荣
352 动笔习惯的培养从细节入手/龚立群
353 一次特别的作业“展览”/李 梅
354 带着学生走好每一步/彭梦德
356 为学困生“垫着石头过河”/胡柳军
357 引领学生“搭着台阶上山”/余晓龙
359 “贵在得法”在于让学生“得到方法”/黄克勤
360 让“方法”伴着“过程”走/袁 媛
362 花边柳际,何愁知春意 /刘毅传
365 问题出在哪儿/李 琼
366 因为有“脱节”所以要重“衔接”/郑传贵
367 重“衔接”其实就是遵循学困生的学习规律/章昌权
369 重难点教学需要“缓坡度”/朱振荣
370 反馈补偿是适应基础薄弱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/胡柳军
371 两次补偿显实效/刘有才
 
图书在版编目(CIP)数据
 高中有效教学的创新研究 / 黄孔辰主编. —北京:
北京燕山出版社,2015.2
ISBN 978-7-5402-3746-2
Ⅰ. ①高… Ⅱ. ①黄… Ⅲ. ①高中-教学研究
Ⅳ. ①G632.0
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(2015)第034323号
高中有效教学的创新研究
作  者:黄孔辰
责任编辑:王月佳 常思薇
封面设计:点击成金
出版发行:北京燕山出版社
社  址: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53号
邮  编:100054
电话传真:010-65240430(总编室)
印  刷:廊坊市海涛印刷有限公司
开  本:720×1020  1/16
字  数:470千字
印  张:24
版  次:2015年2月 第1版
印  次:2015年2月 第1次印刷
定  价:39.80元
 版权所有 侵权必究
 
 
 
 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