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新华出书网 > 公司新闻 > 正文内容

农村老太自费出书《往事漫忆》

作者:百分百 来源:正能量新网 更新日期:2014-01-08 浏览次数:

       写书翻烂孙女的一本字典农村老太自费出书《往事漫忆》。
昨日,本报暖阳行动热线接到热心市民的来电,称沛县一位67岁的农村老太,省吃俭用2万元出了一本书《往事漫忆》,每天在解放南路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大门对面的人行道上售书,希望能有人帮帮她。

      “特别想把年轻时的艰辛和坎坷经历写下来”, 昨日上午,记者来到矿大文昌校区对面的公交站台处看到,寒风中一位农村老太坐在“马扎”上,饱经风霜的脸上透着纯朴,面前的小摊上摆着一摞《往事漫忆》。
       面对记者的采访,老人有些不好意思。老人说她叫张士英,1946年出生于沛县鹿楼北七八里的杨油坊村。1957年冬,她跟随父母搬到利国。1980年,按照知青政策,张士英被安排到朱寨公社粮管所担任会计,2001年退休。老人只有初中学历,从未从事过文学写作,而她在2005年,也就是退休后的第4年,决定要写一本书。张士英说,这么多年来回首自己走过的路,特别想把年轻时的生活艰辛和坎坷经历记录下来,让子孙后代知道他们这代人曾经经历过的不平凡的人生,记住他们吃的苦,坚定发家致富的决心。  字典被翻烂,写下14万字,下定决心后,张士英开始了漫长的回忆与写作。然而,儿子和儿媳都不支持她的想法。瞒着家人,她偷偷拿起笔,在一沓沓工作时留存的对账单上,写下往事。 “平时特别忙,得照顾家人,夏天要在地里干活,没时间,冬天闲的时候写得多。家里人都不知道我写书,平时白天家里没人的时候,我就写点,夜里的时间我也写。”

       只有初中学历的张士英拿来孙女的汉语字典,碰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,一本字典被她翻得破破烂烂。每写完一章节,张士英就反复修改,经常要改七八次,直到读着顺口为止。
2008年,经过3年的努力她写下14.6万字,张士英将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历记述下来,取名《往事漫忆》,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。记者拿起一本翻看了一下,从《春天的啼哭》、《漫漫求学路》、《徐州·利国驿·杨油坊》、《去湖里拾麦子》、《生第二个孩子》、《恢复高考前后》……到最后《参加工作》,一个个简洁明快而底蕴深厚的生活片断,老人文笔质朴,没有喧嚣与浮华,故事真实自然。里面还有本人的亲笔签名。

      《往事漫忆》节选,“我的这位长房的奶奶,虽然我不是她的亲生孙女,却是最善良最疼爱我的人。为了让我读书,不忍饥挨饿,她拖着个病身子,在冰天雪地里,大娘长、婶子短地叫喊着,要来的饭菜总是不舍得吃,留给我和我的弟妹们。谢谢你,我的好奶奶!我拿什么报答你的大恩呢?想着想着,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,不顾一切地号啕大哭起来,奶奶的眼泪也不断地滴在我的脸上。奶奶终于止住了哭泣,嘴唇哆嗦着,断断续续地说:‘妮……别哭了……快把这碗粥喝了吧!’‘奶奶,我不饿,还是你喝了吧!’奶奶和我推来让去,谁也不愿喝下这碗粥。这时,大雪还在唰唰地下个不止,同学们早已回到家里,只有我和奶奶木呆呆地站立在风雪中……”

      省吃俭用2万元出书,2009年的一个傍晚,张士英找到小学同学、后来在沛县教育局工作,当过高中教师的沙河帮忙修改文稿。同学对她的这篇文稿评价很高,为老同学有这样的毅力、这样的表现力而高兴。2011年,在同学的帮助下,张士英把印出的100册《往事漫忆》送给她的同学、同事和朋友。在同学、同事、朋友的鼓励下,张士英坚定了继续出书的决心,今年8月,经过大半年的修改、增加和补充,文稿再次送交出版社。为了出版这本书,张士英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元。

      为卖书摆起地摊, 但1000本《往事漫忆》除了送亲戚、朋友以及少量卖出的,家中还堆积着四五百本,面对本来就不支持写书的家人,张士英万分愁苦,最近,她来到中国矿业大学门口附近摆起了地摊。

      定价18元的书,张士英只卖10元。 “书出版后,我心里也有个安慰。”张士英老人说,虽然困难很多,但她还是想继续写书。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买她的书,让年轻人了解他们上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艰辛。

 
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